校友简介:周琳,女,1971年8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现为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硕士生导师、院党委委员、院教授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省级重点学科——农药学第一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55”人才第二层次人选),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第11届全国青联委员,第11届河南省青联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员,12316“三农”热线省级服务专家,河南省植保学会常务理事,从事生物农药与植物保护研究。
挥洒辛劳 无悔青春
— —记我校1995届毕业生周琳
周琳近年来一直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主讲农药学、农药毒理学等9门研究生和本科课程,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756.7个。每年指导的本科毕业生,90%以上考取了南京农大、华南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作为农药学第一学术带头人,周琳同志积极参与学科发展和学位点建设,协助各种科研平台及博士点申报工作,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真正起到了带头作用,2007年农药学方向开始招收研究生;2008年开始招收制药工程专业(农药学方向)本科生,2011年升为一本招生;2010年取得了农业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单位资质;2010年申报成功了河南省新型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2007年开始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7名和青年教师4名。因成绩突出,被授予2010年度河南农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2009年度河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2008、2009年度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优秀指导教师”等光荣称号;此外,还获2007、2009年植保学院“优秀教师”和“杰出青年”称号。连续3次年度考核优秀。
该同志理论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敢于创新,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又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进取心。该同志在天然产物农药研究领域已形成了明确的专业研究方向,特别是在植物源农药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方面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主持完成的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雷公藤总生物碱杀虫作用研究与应用”获2009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成果揭示了雷公藤生物碱独特的作用机理和作用靶点,不仅丰富了农药毒理学内容,而且为雷公藤生物碱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为植物源杀虫剂的科学利用提供了重要思路。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962)、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子专项(2009ZX08012-007B)、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专项(2009ZX09010-004)、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子课题(201203036)、国家林业和草原局“948”引进项目(2004-4-33)、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34100510009)、河南省重大公益招标项目(081100911301)、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等18项科研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排名分别为第一、三、四、五、六、八),通过省级鉴定成果4项(排名分别为第一、二、四、四);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3篇,第一作者39篇,SCI、EI收录8篇,其中一篇获2009年度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国家一级刊物22篇;作为副主编编写专著5部。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国家专利1项。
积极参加科技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近年来,先后承担9项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参加“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进行科普活动40多次,开展科技培训20余场,发放技术资料2000多册;参加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大型科普活动、团省委组织的“河南省青年志愿者”情系老区三下乡活动等12次;为“12316热线”和学校“科技110电台”提供技术咨询上千次;接待农民咨询200多人次;10多次接受河南省电视台、大河报等新闻媒体采访和技术咨询,为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服务农业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2004年被授予“河南省驻村工作科技服务优秀专家”称号,2009年被聘为第一批科技特派员,派驻两个单位,被评为2011年度优秀省级科技特派员。2011年和2012年分别被评为“河南农业大学科教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和“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