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志气林”
文︱赵长春
2024年10月28日下午,张庆连(左二)与自己亲手栽下的柏树合影。
寻找心目中的一棵树、一片林,是张庆连几十年来的一个心愿。随着到百泉农业专科学校(现河南科技学院)读书五十年、同学相聚日子的临近,78岁的张庆连的这一心愿愈发强烈!“一定要找到我当年种下的‘志气树’,我们当年种下的‘志气林’!”
1975年12月,冷风呼啸。辉县市峪河口一个名叫葫芦爽的山坡上,荒草芜坡中,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园林系6名老师和园林系一班的29名学生,在这里挖坑、浇水,培土,每人栽下了一颗柏树。面对一棵棵筷子粗细的树苗,大家表示要立志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做贡献,以响应周恩来总理的伟大号召——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1月13日,重病在身的周恩来忍痛作政府工作报告。五千字的报告,周恩来已经没有气力读完。但是,当读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周恩来站了起来,用沉稳有力的声音重申:“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铿锵有力。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百泉农业专科学校的师生们共频着这个时代的脉博。种树的29名学生中,张庆连是班长。1975年10月,经过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等环节,优秀的张庆连作为“工农兵大学生”接到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录取通知书,就读园林系。10月6日报到当晚的日记里,张庆连写下“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的人生誓言。
文革后期,百业待兴。在那艰苦却激情饱满的岁月里,为改善办学设施,提高办学条件,师生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建设校园。面对物资匮乏、资金紧张的实际困难,不畏惧、不退缩,不等不靠,自行设计、自己施工建造学生宿舍楼。学校组织成立了“大学生宿舍筹建办公室”。校领导、教师和在校生300余人实行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等方法,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投身宿舍建设工作。对资金的筹备、参建人员、运输工具、施工方法等进行了深入规划,并对一些重大题都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就这样,老师亲自规划设计施工图纸,用拱桥建筑方法解决没有钢筋楼板的难题,用木料和电机自制土式卷扬机,组建畜牧兽医科施工队和农学科施工队两支建筑施工队。畜牧兽医科施工队负责楼梯及东段的施工建设;农学科施工队负责楼梯以西段的施工建设。同时,又将参与施工人员分为物料队和砌砖队两个小分队。物料队男队员到太行山上背运石块,到砖窑拉红砖,到山沟里拉大沙,到水泥厂拉水泥。女队员在工地搅拌水泥沙浆,转运砖块等。砌砖队主要负责砌砖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张庆连关于建设“志气楼”的日记
就这样,通过努力,建起了一栋2000平米的三层学生宿舍楼。从自己设计图纸,到师生共同施工、建造完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座楼,体现了师生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志气,时称“志气楼”。
这一过程中,刚刚入校的张庆连"先上理论联系实际课"。园林系38名师生在系党支部书记刘克生和赵长恒老师的带领下,提出了"上班时间拼命干,下班时间比贡献"的口号。工人师傅侯连兴、王金亮等每天5点就起床带领同学校抹白灰、抬砖头。女老师共产党员王趁带领女同学:玉风、程和粉、王小爱、陈玉林等和男同学一样抹白灰,不分上班和下班时间,由清早5点半一直干到天黑才收工,有时一天就干十六个小时之多。杨华球老师带病和同学们也一起拼命干,"向辉县石姑娘队学习,不下火线!"
通过大干快上,当年园林系参建师生用五天时间(到11月5日)就完成了“筹建办公室”交给的任务:给五间宿舍垒界墙、粉刷、搭天棚、铺地板,等等。
这一过程中,年轻力壮的张庆连积极冲在前面,搬砖,和灰,提泥兜,两腿黄泥,一身汗水。
建成“志气楼”后,同学们勤工俭学,跟着老师在峪河口河边扎帐篷,到关山背木材和荆条。感受着建造“志气楼”的精神,感受着四个现代化的远景召唤,师生们就在这里种下了“志气树”“志气林”。
那天作为班长的张庆连特别细心,在自己亲手栽植的那棵柏树旁,埋好一块石头,用石灰写下“百泉农专园林系志气林”字样,还用黑白相机拍了照片,作为留念。这一照片他一直保存着,为后来寻找“志气树”“志气林”,提供了特别有力的参考、参照。
这片林,作为教育教学实习点,后来陆续有学生来种树。多年后,负责管护这片山地的当地村民武庆福,依然记得四五十年前有学生在这里背木头、栽柏树的情景。
从“志气楼”到“志气林”,这一动人的故事,成为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时期学校精神传承的生动载体和物质印证的代表。特别是校园内的“志气楼”,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学子在这里耕耘收获、筑梦前行,一批批缤纷桃李、优秀校友从这里奔赴远方成为国家栋梁,打出了响亮的“百农”牌。工程院院士张新友、河南省原副省长武国定、郑州市原政协主席王璋等,一大批国家杰青、优青,都曾在这里求学问道、获取真知。
国家神农领军英才、科技部创新人才黄明在"志气楼"当年的宿舍前留影
当下,志气楼已成为河南科技学院“百农精神”的历史见证。参与志气楼建设、在志气楼居住过的校友返校参观校园时,都会在楼前驻足许久,回忆青春岁月、求学时的点滴,在志气楼前合影留念,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无愧于学校的红色基因,我们是有志气的!
回溯历史,渊源于1939年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的河南科技学院,传承着红色血脉,一路走来,历经北方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不同历史时期,直到今天的河南科技学院。
回溯历史,河南科技学院渊源于革命圣地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那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孕育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主任乐天宇通过实地考察,向中央提出开垦南泥湾的建议,三五九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形成了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南泥湾精神。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北方大学的师生,转移到长治,坚持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出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太行精神。在艰苦的岁月,农学院的部分师生南下,来到辉县百泉,自己动手建起了志气楼,坚持科学研究、服务农业,一代代百农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赓续红色血脉,形成了以“傻子精神”“铁屁股精神”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百农精神。从南泥湾到延安、长治,再到百泉,串起了河南科技学院的精神谱系。
回溯历史,学校不是单纯走过了80多年发展历程,而且传承了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等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主任乐天宇等老一辈革命者发现南泥湾、开垦南泥湾,到百泉农专黄光正、刘芹轩等坚守教育初心、扎根中原沃土的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再到河南科技学院茹振刚、欧行奇等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课堂搬到田地里的育种专家,80多年的积淀,几代人的努力,赓续了红色血脉,传承和谱写了百农精神。
回溯历史,张庆连总是沉浸于对母校的热爱中。在校的日子里,张庆连牢记自己入校之初种下“志气树”的豪情,“想人民所想,学人民所需”。他刻苦学习,以身作则,成为校第四届学生会主席,获得“模范共产党员称号”,以学生身份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榆树》一书……留校任教两年后,张庆连调任到获嘉县林科所工作。他不忘科技报国志,建起了我国第一个榆树基因库,选育的钻天榆迄今已被推广到16个省份,累计栽植1亿株以上。一路走来,他获得“中国好人”“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
回溯历史,张庆连更难忘自己当年栽下的那棵柏树,师生们栽下的那片"志气林"……现在长得怎么样?他一直念念不忘。
2025年,入校学习就要五十年了,健在的同学们想重回母校聚一聚,78岁的张庆连就再次想到了魂牵梦萦的那片山坡,那些小小的柏树苗……2024年10月18日,张庆连回到母校河南科技学院,将自己编著的《我的人生路》共十三册分别捐赠给图书馆和档案馆。《我的人生路》是张庆连的个人成长史,有着很强的档案意蕴。文字、照片、图表相辅相成,生动记录了他在母校学习、工作及用所学知识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奋斗奉献、守拙致远的“百农精神”,丰富充实了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时期的第一手史料。
张庆连还表达了当年的同学们要回母校看一看的愿望。
得知这一消息,园艺园林学院党委书记郭超杰10月25日登门拜访了张庆连校友。谈话间,听闻"志气林"的故事,郭超杰很振奋,随即向校领导汇报。校党委书记宋亚伟、校长阚云超等领导知悉后,当即要求尽快落实,与张庆林一起探寻"志气林",赋能河南科技学院精神传承,讲好河南科技学院故事。
于是,郭超杰书记迅速展开调研,10月26日联系了到88级园艺系88级毕业生王全新(关山景区原经理),确认了栽树的那个山坡的准确名字葫芦爽。
葫芦爽?
长期在关山工作的王全新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为了弄明白这一地点,当天下午联系到了植保系24班83年毕业生吴习文(薄壁镇原林业站站长)。大家经过反复比对、研讨,10月27日联系到了当时为师生做饭的师傅柴体智(后来在园艺系花房工作)……
就这样马不停蹄,立即行动。大家商定,10月28日下午3点,郭超杰书记、园艺园林学院党办主任王保全组织大家来到薄壁镇峪河口集合,探寻"志气林"。于是,张庆连的女儿张红(获嘉县自然资源管理局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开车陪着父亲从获嘉县来了;柴体智师傅骑着电车从老家到场了;郭超杰、王保全开车和王全新、吴习文一起到场了……
近半个世纪前,风华正茂的张庆连与他的老师、同学们在峪河口的山坡上种下的“志气林”,让这一干有情怀的人相聚在峪河口河畔。这个秋日的下午,阳光和暖,河水汩汩地泛着明亮的光泽,摇曳的菊花金黄朵朵,仿佛欢迎着大家的到来。
对照着河流、山势、沟谷的方位,在当年炊事员柴体智的印证下,张庆连渐渐记起了当年的路线、生活场景。他很激动,依稀看到了搭在河边的帐篷、锅灶,大家集合、吃饭、住宿,沿着河岸到不远处的宝泉水库大坝,顺着草木掩映的小道走到对面山头下面,绕过一座高的山头后,经过葫芦爽,然后向上过宝泉水库,再向上攀登,就到了南关山,在那里背上木头、荆条,原路返程……大家唱歌、对歌,青春的激昂震荡沟谷、山峰!
大致方位确定了,可是那里是“志气林”的所在呢!?正当大家站在河畔望着苍茫的大山有些无序时,山坡上一位放羊的老人引起了王全新的注意,他便迎上去攀谈。
放羊人叫武庆福,73岁。机缘就这么巧,武庆福负责管理这一片山。聊开后,他清楚地记得40多年前有学生在这里背木头,还在峪河口上面的山坡上栽了一片柏树,后来陆续几年还有学生来栽树,慢慢成了一片树林。在王全新欣喜的笑声中,站在坡下的张庆连,不顾女儿的阻拦,爬上三米高的陡坡,抓住武庆福的手问长问短,一切就清晰起来了。
就是的,当年师生们就是顺着这个山坡上去栽树的!
王全新与武庆福交流葫芦爽
武庆福指着上面的山坡,指点着隐约可见的柏树轮廓。他说山坡比较陡,当年的山路更加荒芜了,可以顺着现在的盘山公路上去……一阵开心的道谢后,大家开车上山。进入宝泉景区不久,一处被公路冲开的山包上,一棵柏树似乎在给与张庆连最清晰的提醒:就在这里!
就是这里,只不过当年顺势而下的山坡因为修路挖开。巧的是,沿路的那段护坡石墙,因为谷口而留下了一道口,大家就走进护坡石墙后面,顺着山坡慢慢向上爬。
刚上坡没多远,郭超杰就找到一颗柏树,直径碗口大,应该有几十年的树龄。再攀上一处陡崖后,走在前面的张庆连突然指着一棵树,“就是这里!就是我栽的那棵志气树!”
听着电话中父亲的激动,张庆连的女儿赶快从包里取出来资料,爬上山坡。大家一起比对照片上的柏树、石头。通过认真核对、反复比较当年照片上写有字样的那块石头的锐角和纹理走向,大家一致确认这棵柏树就是照片上的“志气树",原本筷子粗的树苗已经长成碗口粗的大树了。由于多年雨水冲刷,那块写有“百泉农专园林系志气林”的石头位置有所移动。于是,大家利用石块、树根刨了个土坑,按照照片的位置将这块石头重新安放好。张庆连取出准备好的石笔,在这块石头上重新写上“百泉农专园林系志气林”字样。大家与这棵树一一合影留念。合影时,最开心的就是张庆连!
“就是这里!我亲手栽的志气树!”
78岁的张庆连,紧紧地拥抱着住这颗柏树,如亲人、老友的重逢,激动得泪流满面!
大家不说话。此刻,沉默的致敬是最好的安慰,最好的表达。
从“志气楼”到“志气林”!张庆连作为百泉农业专科学校的一员,当年他都亲力亲为见证了这一历史信物。张庆连自豪又骄傲。志气楼,不仅是一座楼!志气林,不止是一片林!它们与河南科技学院百泉校区的"工"字楼(百农精神传承馆)、大红房(校友之家)、黄光正先生工作室、百农实验田等,都见证了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时期的发展与辉煌,承载着一代代师生所弘扬的"百农精神",并将激励大家在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中,再创新的辉煌!
附:10月29日下午,河南科技学院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园艺园林学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与薄壁镇政府、宝泉景区等有关负责人进一步对接,就如何服务教育教学、干部培训、景区赋能等打造"志气林",现场研讨、交流……
特别感谢校友王全新的全程组织、协调、陪访、拍照、解读!
转载于党委办公室主任赵长春的“官宣”